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当前位置:宜都党建网 » 宣传教育 » 浏览文章
讲述廉政故事 传承清廉风尚
日期:2021年09月28日  浏览:2176 次
             百年党史,既是党的探索史、奋斗史,也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史。廉政教育是所有党员干部不可缺少的一堂课,廉政意识是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心中的一道思想防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史为鉴,在宜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清廉”力量,市博物馆将引导大家学习历史文化中蕴藏的廉洁故事,在学史明理中养清廉之风,在学史增信中筑清廉防线,在学史崇德中汲清廉力量,在学史力行中做清廉表率。

王永彬(1792—1869),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湖北宜都人,清代学者,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他著有《围炉夜话》,该书与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在《围炉夜话》中,王永彬先生以自己的人生智慧教导后辈为人处世应该端正方直、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在书里强调“正己,为率人之本;守成,念创业之艰”,主张为人表率先要自身端正,不忘创业的艰难才能守住家业。王永彬先生还主张“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认为人心中存着自私的心,就不能为公众谋事,因此希望后人在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自己的私利,要顾及大众的利益,克己奉公。王永彬先生在书中对于勤俭廉洁、奉献为公的呼吁,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牢记心间。

叶光吉(1900—1933),湖北宜都潘家湾乡将军山人,1900年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逝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曾担任红三军经理部部长、八师政委、七师师长等职。叶光吉自1927年参加革命后,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对党忠诚、廉洁奉公、反对腐败、艰苦朴素,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担任红三军经理部部长时,叶光吉管理着军队物资,手中出入金银无数。面对金钱的诱惑,叶光吉始终坚持清廉奉公。“人民的钱,战士的钱,一个铜板也不能乱花”,这既是叶光吉担任红军管家时的口头禅,也是他时刻放在心上的座右铭。身为部长的他总是穿着一条打满补丁的裤子到军团部开会。贺龙军长劝他换新衣服,他仍旧坚持道:“管他呢,当兵打仗,这衣裳就行。”叶光吉一生始终秉持着勤俭刻苦的清廉奉公原则,他的身上体现出共产党人所特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铭记。

在宜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像王永彬、叶光吉一样的先辈用一生践行着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原则。他们用自己的著述与经历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清廉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温历史中的廉洁故事,让我们继续传承优秀先辈的好作风,建筑廉洁防线,永葆清廉本色。


© 2009 YD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宜都市博物馆 
联系地址:宜都市陆城园林大道29号 邮政编码:443300 联系电话:0717-4823040(博物馆) 4823368(故居)
鄂ICP备16007136号-1 Email:
ydbw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