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让我们在欣赏展览的过程中,共同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展览简介:
为深入传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市博物馆举办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题展览。展览分为三部分,“山河无恙,烈士不朽”、“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展望未来”。
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山河无恙,烈士不朽——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人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本展览收集了十位最有影响的英雄。向英雄致敬!

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杨得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得志任第19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参加朝鲜战争并直接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杨得志为志愿军第二司令员,1954年11月,又任志愿军司令员。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授予杨得志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参加朝鲜战争回国后,杨得志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1955年毕业后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通讯员。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堵住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解秀梅: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第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队员。1951年11月30日下午,敌机袭击志愿军手术所。解秀梅冲进大火燃烧的屋子,把伤员背出。敌机追着她俯冲轰炸,炸弹落下来,她放下伤员,紧紧地抱住,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炸弹爆炸,飞起的碎石和土块把他们埋起来,解秀梅顾不得伤痛,爬起来,又背上伤员向前跑,背到了防空洞。

孙占元:一级战斗英雄,第15军45师135团连排长。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2号阵地实施反击,双腿被敌炮弹炸断,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

邱少云:一级战斗英雄,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杨根思:革命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先后参加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擅长爆破,多次荣立战功,1950年11月29日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时年28岁。

杨育才:一级战斗英雄,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在抗美援朝战争夏季反击战役中,他率侦察班,化装奇袭'白虎团',斩断虎头于金城,荣获特等功奖旗一面,上书: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窠建奇功。

张桃芳:二级狙击英雄,24军214团8连狙击手。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在537高地利用一支机瞄的(没有瞄准镜)莫辛纳甘步枪,创下击杀或毙伤214名敌人(全部是美军)的击杀纪录。

王海:一级战斗英雄,空军3师9团1大队大队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年轻的我空军'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击落敌机四架、击伤五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
忆峥嵘岁月,惜和平年代
——走近宜都“抗美援朝老兵”
70年前的今天
志愿军入朝
抗美援朝战争史
是19万余名牺牲的志愿军烈士
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
忆峥嵘岁月,惜和平年代
一起走进宜都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
讲述:现今88岁高龄的宜都籍志愿军二等功臣毛大全血战上甘岭的故事

上甘岭战役参加者、志愿军二等功臣毛大全
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向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发起进攻900余次,炸低山头2米,付出2.5万余人的惨重伤亡,最后仍未攻克志愿军2个连阵地。从此,骄横的美军终于低下高傲的头,把中国陆军视为最强硬的对手,上甘岭战役成为美国军事学院教科书中唯一的中国战例。
仅靠步兵就顶住了美韩军头三天的猛攻
1952年10月14日凌晨4时30分,一阵震天动地的炮火将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三营八连战士毛大全从上甘岭597.9高地的主坑道里惊醒。敌军320门大炮、27辆坦克、30余架轰炸机同时向上甘岭猛轰。坑道里闪烁的烛火霎时被震灭。
仅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敌人就投入七个营的兵力,向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发起了十余次猛攻,倾泻炮弹、炸弹三十余万发。然而,几乎没有炮火支援的步兵在第一天就击退了美韩军十余次猛攻。对于敌人的炮火,毛大全形容说:“就像筛子筛米一样密,打到下午,原来近一人深的战壕已被炮火炸翻的岩土埋成仅能容人纵卧的浅沟,满山碗口粗的青松被炸成焦黑的树桩和木渣。”战士们只能凭着岩石和弹坑的掩护迎击美军的冲锋。这一天本来是艳阳高照的晴天,但后来,战斗的幸存者却一直以为是个阴天,因为炮火的硝烟和石屑泥粉遮蔽了整个天空……激战中,阵地失而复得,战士们前仆后继。在当晚的反击战中,毛大全的同营战友孙占元排长,被敌炸断右腿后,拉响手雷与9名美国兵同归于尽,被追授为一级战斗英雄。
在上甘岭第一天的争夺战中,志愿军以伤亡550人的代价,一举毙伤美韩军1900余人,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打到第三天,四十五师已有15个连队投入争夺战,歼敌近5000人,仅靠步兵就顶住了敌军强悍的第一波猛攻。
讲述:现今87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