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当前位置:宜都党建网 » 文物保护» 文物普查 » 浏览文章
文物普查图片展览(部分)
日期:2009年12月05日  浏览:3384 次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成立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工作。

  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本次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复查。普查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和试点;第二阶段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城为基本单元,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第三阶段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目前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已经结束,实地文物调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2009年11月30日,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7处,其中新发现119处,复查98处,全市共有10个乡镇进行了实地文物调查,全市实地文物调查的覆盖率为100%;全市已有123个行政村及4个社区完成了实地文物调查,普查完成率为100%。

  为充分展示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的217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部分遗址、墓葬、乡土建筑、古建筑等图片,组成宜都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

1、募旗山寺遗址
2、募旗山寺遗址西壁局部
3、吕新章、吕杜氏合葬墓
4、吕新章、吕杜氏合葬墓墓碑上部
5、吕新章、吕杜氏合葬墓墓碑中间
6、吕新章、吕杜氏合葬墓墓碑下部
7、刘成芝刘裴氏墓
8、刘成芝刘裴氏墓
9、邹母杨夫人墓
10、三溪口北墓群
11、望佛桥
12、望佛桥
13、永兴桥
14、新安桥功德碑
15、龚太宜人墓志铭
16、龚太宜人墓志铭
17、潘家湾烈士陵园
18、潘家湾烈士纪念碑
19、贺学文烈士墓
20、贺学文烈士墓墓碑碑文
21、夏家山墓群构件
22、杨守敬母亲墓碑
23、通天观瞭望哨
24、陈建华土纸作坊


  宜都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丰富,是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重要发详地,存积了大量文物资源、人文遗产:有距今19万年的九道河遗址,有8千年灿烂文化的城背溪遗址,有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故居……宜都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独臂将军贺炳炎、宜都市第一个共产党员胡敌、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的故乡。

  此次图片展览,按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它等六大文物类别进行图片编排,筛选了比较有宜都特色的一些图片。

  此次展览内容是全体普查队员辛劳与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进一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进行,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增光添色。

© 2009 YDBW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宜都市博物馆 
联系地址:宜都市陆城园林大道29号 邮政编码:443300 联系电话:0717-4823040(博物馆) 4823368(故居)
鄂ICP备16007136号-1 Email:
ydbwg@163.com